西安唐都医院门诊部的自动玻璃门刚开启,我就看见张阿姨站在军人优先窗口旁张望。作为西安唐都医院陪诊服务的一员,这是我在这个岗位上的第二个夏天。"小刘,今天又要麻烦你了",张阿姨把一叠检查单递给我,她儿子在部队服役,每次来复查胃病都预约我们的服务。
第一次深入了解西安唐都医院陪诊服务是在神经内科。陪一位陕北来的大爷做脑部核磁,他紧张得直搓手。我一边解释检查流程,一边教他呼吸放松的方法。等候时,护士站的李护士笑着说:"你们陪诊员现在都成半个心理医生了。"其实,这只是西安唐都医院陪诊服务最平常的工作场景。
我们的工具包里总备着几样东西:医院科室分布图(自己画的简版)、充电宝(给患者手机应急)、还有一包薄荷糖(缓解空腹抽血后的不适)。最实用的要数那张写满医生出诊时间的小纸条——很多外地患者搞不清专家门诊的规律。上周在心内科,一位甘肃来的大叔看着我的工作牌问:"你们这陪诊服务是不是跟医院导游似的?"我指指胸前的徽章:"这是西安唐都医院陪诊服务的标配。"
午休时最爱去住院部后的小花园。那里有几棵老槐树,常有患者在树荫下等检查报告。上个月遇到个从汉中带母亲来看病的姑娘,她蹲在台阶上查手机地图的样子特别无助。我帮她规划了下午的检查路线,告诉她怎么在公众号上查结果。她感慨说没想到西安唐都医院陪诊服务连这些细节都考虑到了,其实我们只是更熟悉医院的"捷径"罢了。
最近带新人,我教的第一课是记住各科室饮水机和洗手间的位置。就像昨天在肿瘤科,等着做PET-CT的大姐紧张得直冒汗,我接了杯温水给她,顺便讲了检查时的注意事项。这些小事从来不在服务手册里,但正是这些细微之处,让西安医院陪诊服务有了人情味。
下班前总要绕到自助报告区看看。常有患者对着机器犯难,我们就教他们怎么用电子就诊卡取片。有位从延安来的大叔拿到检查结果后突然红了眼眶:"在老家医院从没遇到过这么贴心的帮助。"我想,这可能就是这份工作最大的意义——让冰冷的医院走廊变得温暖些。就像门诊大厅那面写着"为军服务"的红色标语,我们这些陪诊员,也不过是想为来看病的人点一盏小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