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早上6:40,浙二医院1号楼东侧的员工电梯总是挤满穿着各色工作服的人。我的浅蓝色陪诊员制服在这里格外显眼,这是杭州浙二医院陪诊服务团队的统一着装。记得第一次带患者时,有位大爷摸着我的工牌说:"这颜色看着就让人安心。"
真正理解杭州浙二医院陪诊服务的意义是在肝胆胰外科。上周陪一位台州来的肝癌患者做检查,从门诊3楼到住院部,再到放射科,总共要跑5个地方。我帮他规划路线时,发现检查单背面印着的小地图已经过时了——这促使我手绘了最新版的检查路线图,现在这张图成了我们团队的"传家宝"。
随身包里永远装着三样东西:
-
折叠小板凳(给排队站不住的老人们)
-
各科室检查须知(自己整理的简化版)
-
充电宝(总有用手机挂号的患者突然没电)
最难忘的是在眼科候诊区遇见的那位绍兴奶奶。她看不清挂号单上的字,我帮她念完所有检查项目后,她突然抓住我的手:"姑娘,你说话的声音像我孙女。"那一刻突然明白,杭州浙二医院陪诊服务不只是带路,更是给这些在陌生环境里慌张的人一个支点。
下午三点通常是门诊人最多的时候。喜欢站在自动扶梯旁观察,总能发现那些拿着检查单转圈的人。上周遇到个从建德带母亲看病的年轻人,他盯着导航牌发呆的样子,像极了三年前刚来杭州时的我。帮他梳理检查顺序时,我特意标出了每个科室附近的饮水机和卫生间——这些细节才是杭州浙二医院陪诊服务最实用的部分。
最近开始带新人,教他们的第一课是如何在超声科帮患者算时间。比如心脏彩超要提前半小时拿号,而腹部超声要空腹憋尿。昨天看到实习生成功帮一位阿姨协调好两项检查时间差,阿姨往她手里塞了个苹果的样子,让我想起护理部主任常说的话:"我们提供的医院陪诊服务,患者会用最朴实的方式记得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