卅什亿医院陪护

用心创建一流护工服务

您的位置:主页 > 医院陪护 > 南京医院陪护 >

南京中大医院陪诊-家门口的陪诊师

        早上七点的南京中大医院,自助挂号机发出规律的"滴滴"声,与轮椅轮子滚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。这是我作为南京中大医院陪诊员的第728天,记得刚来时,带教老师说过:"我们要做的,就是把医院的'摩斯密码'翻译给患者听。"

        第一次深刻理解南京医院陪诊服务的意义,是在心内科的走廊里。那天陪着一位独自从高淳来的大爷,他攥着一叠检查单在电梯口来回转悠。我带着他从2楼心电图室到5楼心脏彩超室,路上解释了为什么这两项检查要间隔两小时。"小姑娘,你比我家闺女还清楚医院的弯弯绕绕",大爷的话让我意识到,这就是南京中大医院陪诊服务的价值——把专业的就医流程变成患者能懂的生活语言。

       我们的工具包里永远装着三样东西:放大镜(帮老人看小字检查说明)、充电宝(给家属手机应急)、还有自制的科室分布漫画。最常用的是那本巴掌大的"检查攻略",上面记着哪些项目要提前憋尿、哪些要空腹。上周在消化内科,有位阿姨看着我的攻略本说:"你们南京中大医院陪诊服务连这个都想到了啊!"其实我们只是把患者常问的问题都记了下来。

        中午休息时总喜欢去急诊科后面的小花园。那里常有家属在长椅上啃面包等报告。上个月遇见个带母亲看病的徐州小伙,他正对着手机地图发愁怎么去核医学科。我帮他规划了最短路线,还教他用医院公众号查报告。"没想到南京中大医院陪诊服务连手机挂号都管",他感慨道。其实我们不过比患者多走了几百遍同样的路。

        最近带新人时,我教他们的第一课是记住各楼层开水间的方位。就像昨天在肿瘤科,等着做PET-CT的大姐紧张得直搓手,我从护士站接了杯温水给她,顺便讲了检查时的呼吸配合要领。这些细节从来不会写在服务规范里,但正是这些细微处,让南京中大医院陪诊服务有了人情味。

         下班前照例要去自助报告区转转。常有患者对着机器犯难,我们就教他们怎么用医保电子凭证取片。有位从扬州来的阿姨拿到CT胶片时突然哽咽:"在老家医院从没遇到这么贴心的帮忙。"我想,这可能就是这份工作最珍贵的时刻——让冰冷的医疗流程有了温度。就像门诊楼前那排四季常青的香樟树,我们这些陪诊员,也不过是想为求医的人撑一小片绿荫。

上一篇:南京同仁医院陪诊服务平台 下一篇:没有了

南京中大医院陪诊-家门口的陪诊师相关资讯

微信

1.截图,微信扫码联系

2.复制微信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