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六点半,市立医院门诊楼前的梧桐树下已经有人排队。作为苏州市立医院陪诊服务的专职人员,我总喜欢提前半小时到岗——这时候能遇见最早一批从县区赶来的患者。他们攥着病历本的样子,让我想起三年前刚入职时,老师傅教我的第一课:"在这里,方向感比导航软件更重要。"
白大褂里的苏州密码
我的工作服口袋永远装着三样东西:
-
手绘的科室分布图(标注了各楼层的捷径)
-
苏州各区的方言备忘卡(帮老人翻译医学术语)
-
一包薄荷糖(给空腹抽血后头晕的患者)
上周在消化内科,一位从吴江来的阿婆盯着我的工作证看了好久,突然说:"你们这个苏州市立医院陪诊服务,比我家孙子还晓得怎么在迷宫似的医院里找人。"她不知道的是,我们每个月都要重新手绘地图——医院刚刚扩建了儿科中心。
十点十分的温暖
这个时间段最常被堵在检验科走廊。上周遇见个从昆山带女儿看病的单亲妈妈,她正对着取号机发愣。我顺手帮她预约了下午的B超,教她用手机查报告。"原来苏州医院陪诊服务连这个都管啊?"她惊讶地问。其实我们更常做的是帮患者在自动贩卖机买面包——很多人不知道胃镜前要空腹,做完检查又饿得发慌。
暮色中的小桥
下班前总要绕到急诊那边的连廊看看。那里有扇窗户正对平江河,夕阳下的水道闪着粼光。上个月陪一位骨伤的老教师做复查,他指着窗外说:"你们就像这河上的摆渡船。"我想,这可能就是苏州市立医院陪诊服务最本真的样子——在陌生的医疗迷宫里,做患者暂时的桨和舵。
今天有新同事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便签本。我没告诉她,这是为了记下患者随口提的"下次复查要问医生的事"。就像医院小花园里那株两百年的紫藤,最不起眼的牵挂,往往结着最踏实的依靠。苏州医院陪诊服务可通过微信公众号“贴心护工”提前一天在线预约,本地专业陪诊师,就诊更高效,服务更贴心!